Deadline 2024-03-21
8x 老师:
知识工作者只能从消费角度看
就好比 你写了一个很牛逼的文档 但是是梵文
从消费者角度价值为 0
这是德鲁克说的 知识工作的工作效率只能由他的消费者决定,而不由生产者控制
这也是 知识工作的核心难点
aoe:所以需要站在消费者角度来写
8x:
消费者要如何消费这些知识
这也是 LLM 最革命的地方,他永远可以把知识呈现为消费者想要的样子
好代码就是人能懂的代码,就是好消费的代码
第 4 课有:任务知识分离
问:知识工程这个有没有扩展读物推荐
8x:彼得德鲁克的所有书,可以从《21世纪管理的挑战》开始
8x:代码 AI 都写了 你不 TDD 还能干啥
问:请问用低成本GPT(3.5)生成prompt,用高成本的GPT(4.0)基于prompt生成代码,逻辑是是否可行呢? 因为我发现,如果要生成不错的prompt,其实需要一些策略,让gpt不断重试,这样成本很高
8x:反了 如果 prompt 好 3.5 4 生成的代码不会有太大差别
但是 4 和 3.5 的推理能力 上下文理解能力 差很多
这也是一个经典的误区 因为你看重写代码 而不是定义问题
好钢用到刀刃上 刀刃是定义问题
问:老师,有一个疑问,前面课程说不可言说知识很难通过语言传播,这里我理解的角色是通过人与人很难通过语言传播,为什么和LLM就可以进行传递不可言说知识,意思"经验知识"LLM能理解这种经验吗?
8x:因为 LLM 并不只是对话 他还在做 你可以快速看到知识的应用
问:LLM 就相当于结对编程伙伴?
8x:是
群友感慨:最终写提示语也像写编程语言一样,慢慢形成一种范式
8x:那不会
程序员有一个坎
软件开发里有 what system does 和 what system is 的分别
能开始关注 what system is 才算好程序员
编程关注在 what system does 所以 高级感的程序 都有描述 what system is 的感觉
无论是 ddd dsl fp 甚至 oo 都这样
LLM 终于能跳出 what system does 了 要成了编程范式 那就开历史倒车了
为什么命名最难 命名体现了 你觉得what system is
8x:你要表达的知识领域不同 存在的知识结构就不同
8x:看一下 日本人写的 知识管理
群友推荐:野中郁次郎的书
编辑:
- 书名: 管理(原书修订版)(上册)
- 作者:彼得·德鲁克 约瑟夫 A.马恰列洛(Joseph A.Maciariell
- 译者:辛弘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11-10 ISBN:9787111285151 选看了「第19章 知识工作与知识工作者的管理」
Deadline 2024-03-27
直播回放-直播专场(一)|如何理解知识工程?
看了第一场直播的收获:
- AI 可以加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 软件工程的核心是:知识的获取与学习
- 真正加速软件研发速度的是「极限编程相关的最佳实践」,AI 能协助我们实现一些最佳实践
8X:tdd tasking 红绿 complicated - clear
refactoring 是 complex
如果是bad smell driven 那就是 complicated
感知坏味道 是 analysis
以及 坏味道在当前 context 怎么解决 也需要 analysis
而不是简单的 categorize
所以你们如果从认识行为模式去理解 tdd
就会发现它特别合理
降低认知负载 先把功能干了
然后再看怎么改进 全程避免complex
群友:老师,提取COT如何练习,比如提炼不可言说转化为COT,这个怎么练习,多循环学习提取?
8x: pairing
多跟别人讲思路 自然就 cot 了
群友:如果把有效沟通作为卡点,那说明已经很难沟通清楚了
8x:描述不清是对的啊
不可言说嘛
缩短反馈周期
拆成小粒度 以小时为单位反馈
还有就是 从知识工作的角度 知识工作者的效率 是由消费者决定的
那么 没有被消费的软件 就没有价值
所以 要么client sign off 找人验收
要么就是 continuous delivery 直接上线 给最终客户使用
不到这两点 相当于白干
所以 好程序员 应该追着 业务验收啊
当然 产品公司,特别是互联网产品,大多走cd的模式
go live「产品快速上线」 为王
群友:从模型到具体场景,有什么具体应用吗
8x:全团队一起建模嘛? po「Product Owner」 客户 理解模型是什么吗? 模型每一次都被使用了吗? 新业务来了 模型更新了吗?
上新人 模型理解了吗?
这其实就是这个行业的根本问题
关注建模 关注架构 没人关心模型展开 没人关心架构怎么落地
关注知识的生产 不关注知识的传递。 建模只是开始不是结束。架构也一样
群友:Given,when,then这个是谁来写?
8x:谁都可以
不在于谁写 在于要是团队共识
群友:我给同事安利DDD,被同事怼到不吱声
8x:ddd大部分都是花架子 要让po 客户用起来 要让整个团队用起来 要在每一天都用才行
具体建模反而不太重要
群友:构建模型需要协作交流,现在感觉业务代表直接和LLM交流就能得出,我记得研发团队应该也要发挥作用,现在感觉不需要研发团队,还是怎么的,这里没理解
8x:那要传递给研发团队啊
如果研发团队参与 传递就高效一点
不参加就慢一点
互动协作 是 socialization,目的就是传递消费
群友:如何理解ddd大部分都是花架子?落地业务建模是衍生于ddd?
8x:因为重点不在于 到底是不是统一语言
所以我一直讲 要讲业务语言 要从业务出发
不要搞技术的自嗨 那个业务理解什么是 repo「Repository」 什么是 aggregration root
GPT4:他强调的是,在实践 DDD 时,技术术语和模式的理解不应该超过业务逻辑和需求的重要性。他认为应该首先从业务本身出发,使用业务语言进行沟通,而不是沉迷于技术实现细节的讨论。
8x:DDD 不是代码技术
DDD 是传递
统一语言 人家明确说了
而且 DDD 也不是产生知识
而是提取
从业务侧提取知识
extract knowledge
然后以 model 的形式展现
然后形成统一语言
群友:研发团队应该参与进构建模型的这个社会化活动中,对吗?
8x:对,但人家凭啥让你参加 你还是要展示对于业务的理解
让人觉得是可以参与到这个过程的
而不是 守住你的技术领域就够了
所以这个要求更高 而不是更低
8x:用了 langchain 可以直接做成链
这样 生成的 model 就可以当作参数传递了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是这么用的
langchain 是什么意思?
Deadline 2024-03-29
群友:学得好,用得快,好是effective ,快是efficient ,老师,能这么理解吧
8x:不是
知识工作者 effective和effecient 无法分离
这里讲了 ThoughtWorks 徐昊:如何打造高效能团队 | GTLC
觉得可以安心写代码 不关业务的 程序员 都是体力劳动思维
有效性(正确的软件) 和 效率可以分离
金字塔结构,就是 有效性 和效率分离
有人决策有人干
群友:有效的决策,高效的执行,团队视角嘛?
8x:个人视角也一样
个人视角 是质量视角
软件是适用性质量
无错但不适用的软件就是无用的软件
8x:07 年写的一些列 agile 101
群友:从实际经验看,有必要使用“带注释的自然语言”对用户故事进行规约?
8x:对模型注释 few shot
8x:你们会发现 LLM 技巧就那么几个 实际也没啥大用
最后拼的还是 怎么建模 怎么分任务 怎么构造测试这些 工程能力
群友:老师,这些模板提示词都是怎么来的
8x:琢磨出来的
编辑: 群聊精华做了个飞书文档